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有將近80%的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其中以工業廢水為主。
水基金屬切削液廢水中平均含有3%左右的有機化合物,它們對環境的污染均主要涉及水體、土壤和大氣等三個方面。
(1)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水體污染主要對如下幾類對象具有危害性:
①人體及牲畜 我國居民飲用水多利用江河湖泊和部分地下水,被污染的水中多含有微生物、寄生蟲卵和重金屬離子,易引起疾病、中毒事件的發生,某些污染物甚至會導致人類遺傳物質發生不可逆的改變,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
②漁業養殖產品 漁業養殖對水質要求很高要,只有在適當的條件下,水產生物才能更好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被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有益于藻類的生長、繁殖,從而產生藻毒素等有毒物質。同時藻類的生長繁衍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又有益于厭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產生有惡臭甚至有毒的氣體,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發生滅絕狀況。
③灌溉農作物 廢水直接用于農業灌溉會造成土壤的污染,降低土壤的肥力,減少作物產量甚至絕收。用廢水澆灌的蔬菜水果,含有大量有毒物質,不斷在作物體內富集,被人類食用后,危害人體健康。
④自然水生生態 河流和湖泊作為水生動植物的棲息地或洄游通道,水污染嚴重破壞了其生存環境。對于地下水污染來說,其中工業污染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各種類型工廠的建設、生產等都會給地下水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含有機物質的廢水排放對地下水的影響尤為嚴重。汞、鉛等重金屬污染物對土壤以及地下水的影響也是極為嚴重的,被污染的水體會對地下水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對人的身體健康會產生嚴重的危害。
大多數水體具有多種功能,一旦發生水污染事件其影響對象是多重的,有些單一功能的水體污染可能通過食物鏈影響到其他對象。陸地水污染最終會影響到海洋環境。
(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因人為因素導致某種物質進入陸地表層土壤,引起土壤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影響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眾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工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物通過大氣、水體進入土壤,重金屬和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長期累積,致使局部地區土壤污染負荷不斷加大。土壤污染很難通過人的感官發現,多是通過農作物的生長表現出來。
與大氣、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擴散慢和易于累積的特點,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難可逆性,一旦遭遇污染后極難恢復,重金屬元素對土壤的污染是一個不可逆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無污染也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降解時間,對農業生產和人居生活有極大影響。土壤污染與水體污染密切相關,是淺層地下水污染的重要來源,國內已發生多起機械加工廠非法排放導致周邊居民飲水和農業用水被污染的事件。因此治理水體污染,一是要兼顧地表水和地下水,二是必須同步治理土壤污染。
(3)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導致空氣中某一種或幾種污染物濃度急劇升高,超過了一定的限值,并因此危害了人類健康、動植物和社會福利造成損害的現象。
大氣污染具有擴散速度快、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的特點,主要的影響對象有大氣、地表水、土壤、人體健康、動植物、建筑物等。其污染物來源主要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鹵素及其衍生物、烴類、含氧有機物等五大類,這些物質具有惡臭氣味,沸點低,揮發性強,容易散發到大氣中,又可隨著降雨或降雪進入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統。典型的酸沉降現象是硫氧化物(以SO2為主)和氮氧化物(以NO2為主)的大氣酸性污染物質轉移到大地的過程,當pH低于5.6時的濕性酸沉降稱之為酸雨,酸雨會引起土壤和水體酸化而引起有害金屬元素溶出或水生生物減少。
綜上所述,水污染事件是最容易發生的環境污染事件之一,其原因在于不僅因單純的水污染源而發生,固廢污染源、大氣污染源和其他污染源也可能帶來嚴重的水體污染。反之,大氣、水中的污染物也終歸要進入土壤,最終轉移到人體,危害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對人類和生物系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防止金屬加工液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雖然是眾多環保舉措中的微小部分,亦不可忽視。
河南同林實業研發生產環保切削液全合成/半合成/防銹水溶性/微乳/金屬油基長壽命乳化切削液,擁有多項專利,優質原材料,嚴格執行ISO9001生產管理體,國內知名潤滑油生產商和服務商.